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关于青年思想引领的工作要求,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以“五心并育情暖四季”品牌建设为抓手,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与青年成长需求,圆满完成本学期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工作,切实提升团员青年的思想觉悟与实践能力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一、强化理论武装,筑牢思想根基
本学期,学院团总支以“思想引领+实践育人”为主线,组织专题学习14场,覆盖全体团员青年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“集中+自学”相结合的方式,引导团员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。各团支部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,组织2024级全体团员前往革命精神展馆参观学习,系统领悟井冈山精神、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磅礴力量。依托“信工青春行”微信视频号,开展“线上同读《雷锋日记》”活动,吸引400余名师生参与,充分激发团支部活力,通过新媒体技术让理论学习更鲜活、更入心。协助构建“党建带团建 团建促党建”协同机制,组织开展党建带团建:清明祭英烈、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、夏日送清凉主题活动,确保共青团工作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。
二、深化实践育人,彰显青春担当
学院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,组建“智惠先锋”志愿服务队、“E”路同行志愿服务队,持续开展“科技赋能 点亮未来”系列实践:
社区服务显专业特色:本学期,团队组织150余名师生深入幸福小镇社区、南楼子社区、王桥社区等9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30余次,累计AI办公技能宣讲18次,上门服务345次,定点摆摊12次,维修电脑、打印机等设备50余台,手机贴膜200余部,承接搭建智慧化机房1处,有效解决社区居民信息化设备使用难题。
校园实践树文明新风:志愿服务队参与学院人工智能公开课、女生健康讲座、第十四届运动会,以及2025中国女排联赛等活动的秩序维护,累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;开展“我为学校办实事”行动,组织校园环境美化、图书整理等志愿活动20余次,解决师生关键小事80余件,受益人数达300余人。在第十五届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中,我院成功承办“夏夜有风”草坪音乐会,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与温度。
社会实践强青年担当:学期初,学院顺利完成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成果汇报,集中展示优秀实践成果,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;组织开展2期西部计划学子分享交流会,2名同学入选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,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在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、彰显青春风采、贡献青春力量;在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中,6支实践团分别前往临沂莒南、临沂郯城、泰安新泰等地实施“科技赋能乡村”行动,破解基层数字素养短板,贡献青春力量。
三、创新形式载体,激发参与活力
学院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思政教育”模式,利用“信工青春行”微信视频号发布主题教育短视频50余条,播放量突破2.5万次;开展团支部领读《雷锋日记》线上主题教育活动,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团支部的积极性和号召力,展现青年对雷锋精神的创新诠释。组织开展“绿茵三月,跃动青春”“芳菲四月,活力飞扬”“绚烂五月,青春燃夏”“激扬六月,跃动盛夏”系列文体活动,让文体活动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“活力引擎”,持续点亮师生青春舞台。
四、总结成果与展望
本学期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“学思用贯通、知信行统一”为目标,实现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。团员青年在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,在科技创新中展现责任担当。学院团总支将持续深化“五心并育情暖四季”品牌建设,探索更多贴近青年、贴近实际的教育形式,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青春答卷。
上一条:青春赋能乡村行丨应急管理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: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学生会和大自律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
【关闭】